書法培訓所說的中鋒運筆是由篆書的圓筆發(fā)展而來的,歷史悠久,論述很多。宋沈括《夢溪筆談》十七《書畫》中記載:“五代書家徐鉉善小篆,映日觀之,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,正當其中,乃至屈折處亦正當中,無所偏側(cè)處。”近代江南書法名家蕭退庵論書時說:“惟所謂中鋒法不于篆中求,終身不能得,就清代看能中鋒惟鄧頑伯一人,此翁于篆獨深耳。”可以看出中鋒運筆的難度大,書家對通往中鋒的途徑認識以及對中鋒運筆技巧的推崇。
中鋒也稱為正鋒,與側(cè)鋒相對,要點是在運筆時筆鋒在筆畫中線上運行。有人把中鋒當成憲法,要求筆筆中鋒。這種說法不無偏頗,但也說明中鋒運筆在書法學習和創(chuàng)作中的作用。
為什么毛筆就能寫出中鋒的筆畫呢?只有從毛筆筆鋒的構(gòu)造形態(tài)上和在紙上的運行狀態(tài)來研究,才能解開中鋒運筆的密碼。我們知道,筆的筆鋒分為筆根、筆腹和筆尖三個部分。寫字是用墨,墨中含有大量的水,而水具有向下流注的特點,而墨中又含膠,可以使筆鋒聚攏在一起而不散亂。在寫字時,筆腹以上部分直立,并不接觸紙張,筆腹以下的部分筆毛折伏在紙上,折伏的筆毛在紙上運行就寫出了筆畫。筆毛有彈性,可以隨著書寫時提按,筆鋒在紙上時起時伏。筆尖至折伏處這段距離,從筆畫中間向兩側(cè)邊緣逐漸變寬,折伏處最寬,筆尖處最窄。
從中間向兩側(cè)如果劃分成幾個部分,最寬處筆毛最短。我們知道墨是附著于筆毛上的,筆毛越長著墨量越多。因此,從折伏于紙上筆毛的寬度變化看,從兩側(cè)向中間的筆毛逐漸延長,也就是筆畫兩側(cè)邊緣至中間的筆尖著墨量梯次遞增,因此寫出的筆畫從邊緣向中間含墨量逐漸增加,其顏色也逐漸加深。這樣的筆畫線條渾厚、圓潤、剛健、挺拔、遒勁、流暢有立體感。
應(yīng)該注意的另一點是,中鋒行筆的整個過程中,筆鋒始終是聚攏在一起的,筆尖始終保持在筆畫的中心線上運行,也就是在“描”,屬純正的圓筆篆法,寫出的筆畫中心有一縷濃墨,正當其中。筆鋒不能散開,不能按扁,如果按扁,就成了“刷”字,刷就成了方筆隸法,雖然刷時筆鋒也正,但寫出的筆畫墨色均勻一致,沒有立體感。
中鋒運筆為什么這樣難呢?這要從書法史的發(fā)展來探討。漢代后,作為中鋒運筆的主要載體篆書逐漸衰落,繼之興起了更加便于書寫和更加有藝術(shù)性的字體隸書、楷書、行書和草書。隸書的初期繼承了篆書的余緒,筆畫中存在著很大比例的中鋒運筆,逐漸過渡到以方筆為主發(fā)展成為刷字,中鋒運筆的比例和機率就更少了??瑫且环N方圓兼?zhèn)涞淖煮w,其筆畫又是方起方收,只有中間一段是中鋒運筆。
起筆和收筆動作較為復(fù)雜,中間段的中鋒運筆簡單,所以人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起收筆,加之多數(shù)人寫的是小字,因字小,筆畫短,只是直線運行,起筆收筆之外的中間段就更短了,這樣中鋒運筆的比例和機率更加少了。到了清代,碑學興起,方筆刷字更加盛行,楷書中的中鋒也越來越少。大凡學書者,多從楷書和碑帖入手,所見到的只是已經(jīng)成形的字,具體怎樣寫成的就無從考究了,即使有老師當面指導(dǎo),也多從筆畫形態(tài)、字的結(jié)體、篇章布局等方面指導(dǎo)?,F(xiàn)行書法教學中的技法教學也很難讓學書者把握中鋒運筆的要點。
學書者精神多集中在字上,寫字工具與手的關(guān)系和運動形式往往被忽略,因此,難以在筆畫形態(tài)上登堂入室,有時需多年的書寫實踐才能體悟到。即使能熟練地中鋒運筆,多數(shù)人會出現(xiàn)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情況,只能附會成筆法神授,用神話來解釋中鋒運筆,給中鋒運筆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。或者說,在書寫過程中引起興趣的只是字的形態(tài)與神韻,至于怎樣寫出往往被忽略。所以有人為了掌握中鋒運筆只得去學篆書,在學篆的過程中逐漸把握中鋒運筆。
其實任何的書法技巧只要肯下功夫去研究,練習,相信大家都會得到收獲,最終練就屬于自己的一套筆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