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會(225~264年),字士季,潁川長社(今河南長葛市)人。三國時期魏國軍事家、書法家,太傅鐘繇幼子、青州刺史鐘毓之弟。
出身潁川鐘氏,才華橫溢,精通玄學(xué)。出仕魏國,官居要職,累拜中書侍郎,封關(guān)內(nèi)侯,深得魏帝和群臣賞識。隨從司馬師征討毌丘儉,典知機密。獻策于司馬昭,粉碎魏帝曹髦的奪權(quán)企圖。隨平諸葛誕叛亂,屢出奇謀,時人比為張良,拜黃門侍郎,封東武亭侯。遷司隸校尉,插手朝廷大小事務(wù),設(shè)計殺害嵇康。景元年間,力挺司馬昭伐蜀計劃,拜鎮(zhèn)西將軍、假節(jié)、都督關(guān)中諸軍事,主持伐蜀事宜。景元四年(263年),魏滅蜀之戰(zhàn)中,配合鄧艾分兵進取,最終滅亡蜀漢,拜司徒,封縣侯。功成之后,萌生不臣之心,勾結(jié)蜀將姜維,圖謀據(jù)蜀自立,打壓太尉鄧艾。景元五年(264年)正月,以郭太后遺命之名,矯詔討伐司馬昭,為部將胡烈所害,死于亂軍,時年四十歲。
鐘會精通文賦和玄學(xué),著有《魏鐘司徒集》。工于書法,唐朝張懷瓘在《書斷》評為“妙品”,僅次于“神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