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分享

【書法培訓加盟】硬筆行書的結構法則

  書法培訓中講硬筆行書的漢字結構的要求首先是處理好點畫的大小、斜正.方圓、收放、疏密等內(nèi)部關系,達到平穩(wěn)、均衡、對稱,呼應.美觀大方。另一方面,還要按照美學規(guī)律,處理好字的外部形態(tài)。

  (一)變化

  1、同畫異態(tài)

  (1)多橫字要長短不同,方向各異。

  (2)多豎字宜高低不平,錯落有致。

  (3)多撇字要在形體和用筆上加以變化。

  (4)多捺字要變化一捺。

  (5)山字頭,左豎或藏鋒,中豎或拉長或變短。

  2、同形異化

  (1)上下同形者,—般上小下大。

  (2)左右同形者,用筆宜多變,勿使雷同。

  (3)三體同形者,大小要不同。

  3、同字異體

  (1)“國”字,外形或方或圓,用筆或輕或重,結體或繁或簡。

  (2)“生”字,上橫與豎或用牽絲相連,或形斷意連。

  (3)“其”字,中問兩橫或減為一點.或連成曲線。

  (4)“不”字,外形或大或小,用筆或方或圓,結體或行或草。

  (5)多點字切忌形態(tài)大小雷同。

  (6)多鉤字或泯其鉤,或變其兩鉤。

  4、同旁異變

  (1)日字旁,要人小寬窄各異。

  (2)絞絲旁,要在形體上有所變化。

  (3)土字旁,要在用筆上有所不同。

  (4)單人旁,要長短粗細不同。

  (5)提手旁,要形態(tài)迥異。

  (6)術字旁,一豎或斜或正,一橫或長或短,一鉤或顯或泯。

  (7)頁字旁,兩豎或粗或細,中橫或長或短。

  (8)“者”字,外形或長瘦,或短肥。

  (9)“之”字,外肜有長扁,用筆或方或圓,或連或斷。

  (二)盡態(tài)

  (1)以中豎作主筆或上下結構者,形體宜長不宜短。

  (2)筆畫少,或左右字形短矮者,形體宜短不宜長。

  (3)筆畫步,字形小者,形體宜小。

  (4)筆畫少者,筆畫要舒展,宜疏不宣密,橫處舒展。

  (三)假借

  (1)在行書中,借楷書筆法,既可增加行書的靜感,又可豐富行書的結構。此法多用于行楷,要寫得靜中有動。

  (2)在行書中,借草書的筆法,既可增加行書的動勢,又可使行書結構豐富多彩。此法多用于行草,但要注意不能寫得過于草率,須動中有靜。

  (四)攲側

  (1)左攲,豎向左邊傾斜,形成左攲之態(tài)。

  (2)右側。豎向右邊傾斜。

  (3)上攲下側。上下結構中,上下單體分別向相反的方向傾斜,彤成上攲下側之勢。

  (4)左攲右側。左邊向左斜,右邊向右斜,形成向左右兩邊傾側之勢。

  (五)省減

  (1)省筆。省去點畫。如“然”字省去上點,“雖”字省去右下點,“業(yè)”字省去橫,“圖’字省去外“口”,“翻”字省去上邊的短撇。

  (2)減筆。減少筆畫,如“福”字減“口”字,三筆為一筆‘滿”字減去短橫。

  (3)化筆?;L為短,如“與”字化兩橫為兩點。

  (4)合筆。合二為一,如“峰”字,把“山”字右豎與下部的上撇合為一筆而寫。

  (六)呼應

  (1)意連,即暗連。如“小”字兩點雖有中豎相隔,但左點出鋒向右,右點回鋒向左,顧盼生姿。”東”字左撇雖出鋒向左,卻有向右之勢,后捺回鋒向左,相映成趣。

  (2)形連。在單體結構中,點與點或撇與背拋鉤用牽絲連在一起,顯得更生動。在左右結構中,通過牽絲把左右兩個單體連在一起,顯得脈絡相通。在上下結構中,通過牽絲把上下兩個單體連在一起,顯得更緊湊。

  (七)揖讓

  (1)上下相讓。在上下結構中,上邊相讓,下邊穿插,相互契臺,渾然一體。

  (2)上中下相讓。在上中下多重結構中,三部分相應縮小,

主營:書法課程、教師培訓、書法培訓、課程授權、少兒硬筆書法、毛筆書法、書法教材、版權合作
Copyright ? 2018秉仁書院 版權所有 ?? ?京ICP備18010248號-2|網(wǎng)站地圖
合作郵箱:3433254688@qq.com? 總部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月壇西街6號院2號樓102室秉仁書院

友情鏈接:書法培訓加盟|書法培訓課程合作